你不该将兄吊起来 抗恐怖心理测试 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在行人如梭的大街上,你突然见到了一个故乡人,那张无比熟悉的脸在你眼前晃了一下,就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 你惊呆了,因为这个人已经死了很多年。 他依然穿着他经常穿的那件酱色皮夹克,蓝色牛仔裤,劣质旅游鞋。 他的相貌没有随着时光而变老,依然是死前的样子,只是他的脸十分苍白。 你想看个仔细,可是你在人流中找了半天,却再也不见他的影子了…… 这时候,你会怎么想? 1. 哦,我出现了错觉。 2. 他是那个死者的双胞胎兄弟。 3. 太恐怖了,这世界上竟然有长得这么像的人! 4. 我见鬼了。 (答案在书中找) 周日,四个学生结伴到北山玩。两个男生,两个女生。 北山在凤黄县城北,三里路。山腰上有一条粗糙的隧道,不知道为什么,凿通之后却废弃了,里面黑糊糊的,像一张巨大的嘴。 穿过这条深深的隧道,是一个山谷,四面环山,很封闭。平时,很少有人到那里去,据说,那里空气新鲜,花草茂盛,景色十分美丽。没有人说那个山谷里到底有什么可怕的东西,但是,由于没有人气,所以它透着一种神秘的气息。 尹学军、晓晓、姜春梅都是外县人,对凤黄县不是很熟悉。葛冬是本县人,不过,他说他也没去过那个山谷。 当时,尹学军就有些犹豫,说:“我们到市里玩吧,我不喜欢探险。” 尹学军、晓晓、姜春梅三个人在美术学校学画画,葛冬在一个专科学校学医。四个人之所以走到一起,是因为有姜春梅——葛冬和姜春梅表面上是普通朋友,但是大家都能感觉到,他俩的关系不一般。 葛冬长得很帅气,不过,他从小就不学好,打架,偷窃。听说,他爸爸过去是政府的一个官,因为受贿被告进了监狱,那时候葛冬还在读小学,直到现在他爸爸还没有出来。 姜春梅是个小美人,尹学军很喜欢她。他想不通,她爱葛冬什么。 到北山玩的建议,最早是葛冬提出来的。葛冬说:“我们是郊游,不是探险!” 姜春梅也说:“多刺激呀,去吧!” 最后,尹学军勉强同意了。 提前一天,葛冬和尹学军出钱买了一堆好吃的,装在旅行包里,第二天进山时,他俩轮流背着。 这一天的太阳好极了,四个人都没有想到,会遇到那么吓人的事情。 他们一路谈着笑着,爬到山腰,停在了黑糊糊的隧道前。一股凉森森的风从里面掠出来,令人骨髓发冷。 穿过它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因为它并没有加固。 尹学军说:“算了。” 如果他们这时候返回,那么一切都不会发生了。可是,葛冬一步就跨了进去。 姜春梅看了看尹学军,说:“不会有什么事的。”然后也慢慢走了进去。 只剩下尹学军和晓晓了,他们只好跟着走进去。 越走越黑,只听见四个人的脚步声,很响。尹学军的心“怦怦怦”跳起来。晓晓紧紧拉着他的胳膊。看不到前面的姜春梅和葛冬,尹学军想,姜春梅一定挽着葛冬的胳膊。这让他有点醋。 突然,葛冬在前面大声唱起京剧来,他是在显示他一点都不害怕:“为贤弟赴汤蹈火,你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将兄吊起来……” ——事后,大家回想起来,这天好像从开始就不对头,包括葛冬唱的京剧。 终于,尹学军拉着晓晓走出了隧道。 一个绿油油的山谷呈现在他们眼前,午后的阳光明朗而宁静,能听见树丛中小鸟清脆的叫声。 晓晓松开了他的胳膊,眺望远方,说:“这里太美了。” 尹学军说:“他们呢?” 晓晓这才意识到那两个人不见了,她四下看了看,张大了嘴巴。 隧道外面,长着绿油油的草,还有一些零碎的石头,根本藏不住人,一条羊肠小道通向山谷下。 尹学军回头朝黑洞洞的隧道里看了看,陡然感到了恐惧。葛冬和姜春梅本来走在前面,怎么就不见了? 隧道里很狭窄,尹学军和晓晓如果超过了他们,不可能不知道。 尹学军努力地回想,葛冬和姜春梅的脚步声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却怎么都想不起来。 “葛冬!”他朝里面喊了一声。 回声传出来:“葛冬!” 尹学军和晓晓互相看了看,眼里充满了惊惶不安。 “我们……回去吧?”晓晓六神无主地说。 尹学军低低地说:“你敢再走进去吗?” 晓晓朝隧道里看了看,低下了头。 “我说不来的!”尹学军气恼地说。 “你别怪我啊。”晓晓都快哭了。 接着,两个人都静默了。 风一点点大起来,吹得草木哗啦啦响。 这时候,两张白色的脸从黑糊糊的隧道中显现出来,他们在笑着。 太阳的脸吊在半空,五官在燃烧 “他们出来了!”晓晓喊道。 尹学军盯着葛冬,生气地说:“你胡闹什么!” 葛冬看了看姜春梅,依然笑着。 姜春梅走到尹学军跟前,拉了拉他的袖子,小声说:“跟你们玩玩,生什么气呀?” 晓晓说:“把我们吓死了!” 葛冬接过尹学军身上的旅行包,说:“好了,我们走吧。” 四个人顺着那条羊肠小道朝山谷下走去。 他们来到一片平展的山坡上,坐下来,葛冬打开旅行包,拿出面包、卤菜、熏鸡、茶蛋、啤酒。 晓晓高兴地叫起来:“你们买了这么多好吃的呀!”一边说一边伸手抓。 姜春梅挡住她,掏出湿纸巾,每人发了一张。大家擦了手,开始吃。 尹学军不喝酒,也不吃茶蛋。 姜春梅不解地问:“你为什么不吃茶蛋呢?” 尹学军挑剔地说:“有一股鸡屎味。” 葛冬一边喝啤酒一边说:“他没有这个口福。”说着,他剥开一个茶蛋,塞进了嘴里,大口咀嚼起来。 吃完了,大家都四仰八叉地躺在草上,享受美丽的阳光。四周除了清爽的风,没有一点声音。 “这么好的地方,我们干什么呢?”懒洋洋的葛冬看着天,好像在自言自语。 “我给你们读诗吧。”姜春梅一边说一边从挎包里掏出一本诗歌刊物。她喜欢文学,经常写诗,在市级电台发表过四首了。 她翻到一页,轻轻读起来。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太阳的脸, 吊在半空中, 五官在燃烧…… 这似乎又是一个前兆。 后来,四个学生回忆当时的情景,都觉得怪。葛冬唱的京剧,还有姜春梅朗诵的诗歌,都有“悬挂”的意思。 从山坡上滚下来一块石头 晓晓第一个察觉到了某种不祥之气,她坐起来,说:“今天不会出什么事吧?” 姜春梅停下来,迷惑地望着她。 尹学军敏感地坐了起来,问道:“你感觉到什么了?” 晓晓说:“我总觉得今天有点不对头……” 姜春梅说:“你别神叨叨的,怎么了?” 晓晓皱了皱眉说:“我也说不清。” 姜春梅把那本刊物收起来,说:“你败了我的兴。” 葛冬把嘴里衔的一根草吐出来,笑着对姜春梅说:“她是让咱俩给吓的。” 他的话音刚落,尹学军好像听到了什么,猛地转头朝后面望去,另外三个人也顺着他望去——有一块方方正正的石头从山坡上滚下来,速度并不是很快,它在离四个人一丈远的地方滚了下去,一直滚到了山坡下的草丛里。 尹学军走过去,蹲下身摸了摸那块石头,又抬头朝山坡顶上望了望,最后他走回来,警觉地说:“有人!” 这个山的形态很古怪,山坡朝上爬着爬着,突然不见了,折成了一块平地,平地后突然又陡峭了,像椅子靠背。现在,几个学生在底下看不见山坡顶端的那块平地。尹学军说的就是那里藏着人。 姜春梅小声说:“这地方怎么会有人呢?” 尹学军放下了那块石头,目不转睛地朝上望着,说:“一定有人。” 晓晓颤颤地问:“他想砸死我们?” 葛冬也坐了起来,说:“是风吹下来的吧?” 山坡顶上一片安静,没有一点动静,更不见有人露头。 葛冬肯定地说:“是风吹下来的。” 尹学军继续观望了一阵子,终于收回眼睛,把那块石头搬起来,扔了下去,它很快就滚进了下面的草丛里。那是一块青色的石头,上面有古怪的白色花纹。 葛冬建议:“晓晓,你不是会唱陕北酸曲吗?唱一支。” 晓晓还是不放心地朝山坡上看了看,说:“尹学军嗓子好,他唱吧。” 尹学军说:“我长这么大,从没有唱过歌。” 姜春梅说:“晓晓,还是你唱吧。” 晓晓想了想,果然唱起来,她的嗓音太清脆了,甚至有些尖利,在这样的歌声中,山谷显得更加寂静。 她唱完后,姜春梅又牵头讲起了故事。她讲的大多是美术学校的故事。 尹学军一直心事重重,总是看山坡下那片深草丛。 葛冬一直笑吟吟地望着姜春梅,津津有味地听。 太阳一点点偏西了,风不知道什么时候消退了,天地间一片祥和。 葛冬又讲起来,他说:“我叔叔是演杂技的,他最擅长走钢丝。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他从钢丝上失足摔了下来,被吊在了半空中……” 晓晓突然说:“我们得回家了!” 葛冬住了口,朝天上看了看,说:“就是,一会儿天就黑了。” 他把吃剩的东西装进旅行包,站起来,说:“走吧。” 另外三个人都站了起来,跟在他后面,顺那条羊肠小道返回。尹学军走在最后。 走着走着,尹学军停下了。晓晓走在他前面,她察觉到尹学军停下了,就回过头,问:“你怎么不走了?” 尹学军突然说:“我想到山坡顶上看看。”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