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一个细心的人,我想。 吃过早饭,在门口上了一辆出租车,往磨山开去。经过一小段闹市区后,窗外的景象突然为之一变。从窗户里吹来略带腥味的风提醒我,东湖就快到了。一个拐弯过后,从前面的车窗便看见宽阔的湖面,还有远处青黛色的磨山。磨山不高,在东湖一侧,和学校遥遥相望。从这里到磨山要从湖中心的公路穿过。两旁是笔直的树木,像是白桦。车开到湖边时,道路也变得狭窄起来,只能容纳两辆车通过。我摇下车窗,探出头去。司机也摇下窗,默不作声地点了一根烟。 这天的天气并不算好。有点阴沉。看样子很可能会下雨。车快到磨山公园门口的时候,远远地看见刘小军站在那里。这次他自然不再穿西服了,而是一件条纹衬衫,深蓝色牛仔裤,背着一个很大的黑色背包,正朝路口张望。车刚在门口停下,他就走了过来。 还有二十多分钟才九点。我们就在门口的长椅上坐下。九点左右,刘小军的同事先后到了。他预料得没错,在这种情况下见到陌生人,我的确是会有些尴尬的。突然便对刘小军有些感激。幸好来的人很多,没有细数,看样子有二十多个。人多的时候,连打招呼也就省了。我默默地站在一边,等人到齐后就跟在刘小军旁边,进了磨山公园。 整个上午总的说有些乏味。我永远只是坐在一边,刘小军被叫去做这做那的时候,我就远远地看东湖。那时猛然想起那句话,东湖的水是黑的。现在这样看,东湖的水的确是黑的。黑得有些不可思议,让人恍惚。 中午时我就不再看东湖了。所有人都在忙着烧烤,刘小军比上午更加应接不暇。他给我送来一些烤土豆和鸡翅膀之后,就再也没能脱开身来。我吃掉了两个烤土豆,已经觉得很饱,于是把剩下的放在塑料餐布上,站起身来,决定四处走走。刘小军在那群人中间,正埋头忙碌着。从烧烤架上升起的烟遮住了他的脸部。 我悄悄地离开了这里,向背后的一片树林走去。 刚才我就注意到这里了。看了不止一眼。小时候我曾经多次爬过围墙,到附近的山里去。那里多种植松树,和现在眼前看到的一样。留在记忆里的爬山的日子总是夏天,我坐在草地上,背靠树干,从伸展的树枝间仰望圆圆的敞开着的天空。可以望见云朵白白的一角。树林对于我来说,既是安全地带,也是更幽深更有挑战性的迷宫。 我走到这片树林前,看清楚了第一棵松树。我决定再往前走走看。 我想试一试这森林究竟能有多深。就像小时候一样,猜想里面大概有某种危险,但却想亲眼看一下、亲身感受一下危险到什么程度,以及是怎样的一种危险。我不得不那样做,有什么从背后推动着我。 我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大约是通向前面的小路。树木越来越威武挺拔,周围的空气密度越来越浓。头上树枝纵横交错,几乎看不见天空。刚才还洋溢在四周的初夏气息早已消失。这里也许原本就不存在什么季节。 过了没多久,脚下的路究竟是不是路,我也逐渐没了把握。看上去既像路,又不像路。在扑鼻而来的气息中,一切都变得扑朔迷离,阴暗的与光明的相互混淆。我想了一阵刘小军他们,不知道现在都在做些什么,是不是发现我已经偷偷溜了出来。道路似是而非,呼吸声在耳畔听起来大得出奇,让人惊讶不已。四周的声息越来越凝重,寒气袭人。 走着走着,突然想:没准我已经迷路了。色调晦暗的树叶在脚底发出不安分的沙沙声。感觉上好像有阴影在背后迅速移动,但猛一回头,它们又不见了踪影。 也许决定是错误的,我边走边想。但无论如何停不下脚步。驱使我的是莫名其妙的好奇心,我想知道这小路前面有什么。我小心翼翼地把四周的景物印入脑海,以防忘记回来的路。 周围不时响起莫名其妙的声音:有东西掉在地上发出咚的一声、木板相互挤压的咯吱咯吱的声音,还有一些无法用语言形容。我不知道这些声音都意味着什么,连想象都很困难。它们好像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又似乎近在耳边。头顶有时能听到鸟扑棱翅膀的声音,响得出奇,估计是由于寂静而被夸张了。每次有声音传来,我就立刻停住脚步,侧耳倾听,等待发生点什么,但什么也没发生。我继续向前走。脚一踩上落地的枯枝,“咔嚓”的脆响便四下回荡。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