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理,听起来似乎挺新鲜的,我倒要好好考虑考虑。" 第四章 妖异一笑 我给林东方打电话时,对方马上就接通了,我还来不及开口,他在电话那头就开门见山地说:"如果我猜的不错,你就是子夏吧。周会长已给我来过电话,大致的情况我已基本了解,只是我现在人在西安,一时片刻还走不了,回头我给你电话吧。" "行,我等您的电话。知道您挺忙的,冒昧打搅,真不好意思。"林东方的爽直出乎我的意料,仅仅一个电话,我就对他有了一份好感。 我决定去"月半弯"走一趟。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赵飞燕是这幅画的第一发现者,她应该更了解此画的背景,我怀疑她告诉李灵的那些话的真实性。我有一种直觉,赵飞燕一定隐瞒了什么,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我走进"月半弯"时,一位白发老者笑吟吟地迎上来,热情洋溢地问道:"先生是要买画吗?请随意欣赏,看中了哪幅就知会一声,价钱绝对公道!" 我不好意思拂了老者的热忱,装模作样地观看那些画作,一边扮成一副熟客的语调问道:"赵老板今天没过来吗?" 老者敛了笑,一本正经地问道:"先生是来找赵老板的?" 我点头承认。 老者沉吟片刻,说:"敢问先生可否认识一位李灵小姐?" 我奇怪地看着老者:"她是我的朋友,正是她委托我过来的。您也认识她吗?" 老者摇摇头:"实不相瞒,赵老板已将'月半弯'转手于我,她在临走时交给我一封信,嘱咐我交给一位李灵小姐,既然先生是李小姐的朋友,可否将信带给她?" 我不动声色地顺水推舟:"我正是为此事而来。" "先生稍候,我这就拿来。"老者说完,径直步入后堂。 赵飞燕已将"月半弯"转手?我心神大乱,一种不祥之兆从心底泛起。 不消片刻,老者拿着一封黑色的信出来。 我接过来,问:"赵老板何时离开这里的,她走时还有其它交代吗?" "哦,已有一个礼拜了。"老者说,"她走前只吩咐将信转交即可,说李小姐看到信自会明白其中道理。" 从"月半弯"出来,我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希望赵飞燕能在信中解开我心里的迷惑。可是,信上除了一首五言绝句,再无片言只语。 黑云送冷雨,城郭锁秋风。相思无所寄,见君梦回中。 我反复吟咏,却不得其意。从诗的字面意思,应是一女子相思寄怀的心情写照,这和李灵又有何关系?我压按着微微胀痛的太阳穴,大脑被一片混沌包裹得严严实实。 正如周老所说,林东方年纪约摸四十上下,正值风华正茂之期。国字脸,寸板头,给人的感觉干练利落且精神饱满。 从我将《黑公主》的打印件交给他,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林东方还没有从那张宽大的红木大班桌上抬起身来。在他右手边,已经堆放了十几张画满各种奇形怪状符号的纸张。我坐在他身后的沙发上,屏住呼吸,紧张地看着他几乎就要趴在桌面上的背影。可恶的《黑公主》,到底隐藏着什么神秘的东西呢?如果真如周老所言,那我下一步又该怎么办?还有李灵,《黑公主》为何对她"情有独钟"?这背后又是什么样的目的,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 神思恍惚中,林东方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 "子夏,通过我的考证,这些文字确确实实和西夏文有着莫大的关系,但它们似乎又不是原始的西夏文,准确地说,这是一种被变形过的文字,它或许糅合了某种符号进去,具体是什么符号,我却是不得而知了。" "林先生,我有种怀疑,"我斟酌着说,"这些文字被刻意加工过了。" 林东方站起身,在地上踱了几个来回:"不排除这种可能,但作者如此做又有何居心?很难想象他只是想增加此画的神秘感,以此来吸引世人的注意。我们知道,有些艺术作者为了哗众取宠而故弄玄虚,但根据你的述说,此画作者的真正意图绝不于此,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我无言以对。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