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三年,九月二十三日。 张问陶来到开封府通许县灯笼镇。灯笼镇的确是名不虚传,一进镇就看到镇口一个丈八高的百鸟朝凤的落地大灯笼。一支五彩大凤展翅欲起,各色的鸟雀围着彩凤盘旋飞舞,栩栩如生,精巧细致。带路的保长对张问陶道:“这个就是灯笼刘做的,灯笼镇里一百多户人家,有七八成都在灯笼刘那里做事。” 张问陶虽没有带着杏黄伞、肃静牌的仪仗,但几十名衙役拥着四人抬的蓝呢大轿一进了镇,气派也不小。灯笼刘得了信,立刻率了全家三十多口跪在门前迎候。张问陶下了轿,见跪在最前边的一个人大约六十多岁,斑白的头发,甚是清瘦,却透着一股子精明劲。他走过去问道:“你就是灯笼刘?” “正是小的,小的名叫刘隆生,人们都唤做灯笼刘。大人亲到鄙宅,小的全家蓬荜生辉,不胜荣幸,请大人到屋内稍歇。” 张问陶心中只想着那个女孩,开门见山的问道:“乾隆四十二年,你收养了一个小女孩做你的童养媳。那个女孩呢?” 灯笼刘一愣,这才知道张问陶来他这里不是看灯笼的,却是找那个女孩,一时不知那个女孩和这个四品大官是个什么渊源,吓的趴在地上将头磕的怦怦响,口中道:“小的该死,小的并不知道那小姑娘的来历,只是觉的可怜,所以带到家中……” “你去把她带来!” “她、她、她,小的已经将她送给了那时的怀庆府道台肃征尼满大人。” “什么时候送的?” “就在第二年,乾隆四十三年。在回老家的路上我们遇到了劫路的,被抢去了财物,幸喜没有伤人。肃征尼满大人正巧带着人路过,杀散了匪人,抢回了一些东西。又看到刘翠儿长的水灵儿,就问了她的身世。我说是在广州捡的,他就说这姑娘乖巧,和他自己的女儿正巧一般大,要买回去作个伴。小的就把刘翠儿送给他了。” 女孩已经离开刘家,张问陶早已料到,他并未感到惊讶,又问道:“刘翠儿是你给她起的名字?还是她原来的名字?她的眉心可有一颗红痣?” “这个名字是小的给她起的,她原来叫彭喜儿。她的眉心上是有一颗红痣。” “她可是个大脚?” 灯笼刘见张问陶听说他送走了刘翠儿并不生气,却问她是不是大脚,心中奇怪,不敢多问,照实答道:“回大人的话,是天足!因为看她是天足,以为她是个孤儿,所以小的才敢收留!” 张问陶问罢,回头道:“走,立刻回开封府衙,查查肃征尼满现在哪里做官!”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