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大清神断》
首页小说玄幻《大清神断》

《大清神断》

 “两个杀手配合十分默契,早已经算好了距离。后边杀手挥刀之时,前边杀手只是向前跟进了几步,但手中的剑并未抬起,甚至可能都没有出鞘;而且距离受害者还比较远。按常理,被害者一定会先躲后边的那一刀,因为前面那人看起来危险并不大,而后边一刀则迫在眉睫。但只这么一躲,无论受伤与否,已经是乱了脚法,并且是直向着前面那人冲去了。    只这么一跃,离前面的那人所站之处已是近了,那人只需稍稍调一下位置,上前一步,举手一剑,而且便可直刺咽喉。只要出手够快,一招便可毙命。我在甘肃请教了几位守关的将士,又和他们亲自操演摸拟过几回,才终于弄明白这个招数。”    “好厉害的招数。不过,你怎么知道,这一招是赤火紫焰使出来的而非别人呢?”    “配合如此默契,恐怕已经在一起练过千百次了,甚至一同作案也非一次两次。江湖中的武功高强的杀手能有几个人是两人结伴作案的?又有几对杀手是一人持宝剑,一人持宝刀的?还会有哪两位杀手,能朝夕相处,共练武功的?我当年从京师去甘肃,又从甘肃回北京,一路上都打听过了。只有赤火紫焰夫妇二人!”    张问陶接了军机处转发的批折,立刻便让人备轿直奔晋惠郡王府。当年请张问陶破皇子案的十七阿哥永璘已被其同胞哥哥嘉庆封为郡王。    永璘听说张问陶求见,急忙命人领到书房。一见了张问陶便笑道:“自从你回到京师,便为了沐清一的案子忙的焦头烂额,平日里连个面也见不着,怎么今个儿有了闲功夫来我这里做客?”    张问陶行罢了礼,站起来道:“无事不登三宝殿。下官这回拜望郡王,是有事相求。”    “咦?你求我什么?难道大清神断也有断不了的案子么?”    “下官已经查出凶手。凶手是江湖中有名的夫妻杀手,人称赤火紫焰,功夫十分了得。凭着我大理寺的人马,即使再加上顺天府和巡捕营,也未必能捉到此二人。郡王与皇上是一奶同胞的兄弟,皇上对您亦十分的看重。所以下官想请您向皇上借几名大内高手……”    “这个好说。”永璘坐在椅子上,手里摇着扇子说道:“当年你帮我破了十二阿哥的案子,我不但没有赏你,还强让你辞了官做了我一年半的幕客。这一回这个忙是一定要帮的。不过--,你得告诉我,我也真的是好奇,你来京城不过半月,怎么这么快就查出是赤火紫焰做的案子呢?”    “当年的案发现场,有一个细节我一直记在心间从未忘记。那就是沐清一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迅速躲开了从身后刺向他的致命一刀,使那刀只扎在了他的右肺处。但他终于没有躲过前面刺向他咽喉的那一剑。一个人要躲避后面突如其来的危险,只有低头蹬腿全力向前冲才对,沐清一尸体的位置和姿势也说明了这一点。现场也有他跳跃仆倒的痕迹。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前面那个杀手根本就不可能刺中他的咽喉,可致命的伤口就在他咽喉处,这是为什么呢?”    “两个杀手同时出刀和出剑,所以沐清一才会有一前一后两处伤。”永璘推测道。    “但如果是同时出手,沐清一就不会用前仆的方式来躲避了,那样岂不是给了前面杀手从容刺他前胸的空档?况且人最先反应的是眼前的危险,而非背后。任何人在事情突发之时都是只能是想着躲避自己先看到的危险,反而忽略了背后;决不会反过来的。就是说,如果是凶手一前一后同时出招的话,沐清一要么因反应稍迟,没能躲避,后心和咽喉致命处同时中招;要么就是只躲了前面的一剑,而未能躲过后面的一刀。决不会出现场的这种情况。”    “那是前面的杀手先出剑?”永璘说罢,又摇头道:“不对,如果是这样,那沐清一就不会用前跃而是用后跃的方式来躲避危险了。是不是沐清一先中了一刀,并未倒下,接着那一剑才刺了过来,直中咽喉?”    “后面一刀虽未致命,但杀手用的是宝刀,刀入身体五寸深,右肺被劈成了两半。这么重的伤,沐清一如何能挺起腰来?而且前面那一剑贯喉而入,破颈而出,正是向前跃时,突然遭袭的迹象。所以两个杀手决不可能是先后出招。”    “这我就不明白了。既然不是同时出手,也不是先后出招?到底杀手是怎么弄的?而沐清一为什么只躲后边的杀手,却甘心受前边杀手一剑呢?”    “当时我并未明白其中的缘故,也没有深究这个问题。前些日子,我在甘肃的肃州府做知府时,又将这一细节想起,经过仔细推敲才悟出其中的缘故。”    “什么缘故?”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地狱魔灵》
下一篇
《裁缝 》

最新资讯

更多

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