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大清神断》
首页小说玄幻《大清神断》

《大清神断》

 嘉庆二年,冬。    北京东城崇南坊正七品兵马司副指挥使沐清一巳时三刻(上午九点四十五分)的时候独自出了门,从此就再也没有回来。到第二天丑寅相交的时刻(凌晨三点钟),打更人在东城的拐棒胡同里发现了他的尸体。    沐清一是张问陶相处多年的好友,也是一个精明干练的断案高手,半年前刚刚被张问陶举荐到北京做官,当张问陶听到挚友被害的消息时,象被雷击了似的身子一抖,竟僵在了原地。过了老半天,他才轻轻的无力的问道:“可查清了?没有错么?”    报事的衙役道:“回大人,已经验过了。衣服、相貌都不差,身上还带着印章。几个和沐老爷十分熟络的大人也都看过。”    “都有谁?”    “东城巡城满御史舒鲁大人和汉御史李成庆大人,东城吏目老爷连朋举……”    “好啦。”张问陶一摆手,使着身上最后一点力气对站在一旁的贴身书仆傅林道:“叫人备轿,去现场看看。”    天子脚下御辇之前,京中专管治安匪盗的朝廷命官竟然被杀,一下子便轰动了京城。    张问陶是正四品大理寺少卿,曾因破了两件京师大案和一件宫内奇案而闻名朝野,被乾隆御封为“大清神断”。此时,他乘坐的四人抬蓝呢轿停在了拐棒胡同。这时胡同口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若不是几个衙役封着胡同口,早都挤了进去。一个个在胡同口向内探看,议论纷纷。张问陶下了轿,衙役将人群分开,将他引进胡同。    进了胡同不过三四十步,便看到刑部的部员、笔贴士,兵马司的吏目、衙役,顺天府的捕快、仵作早已来到。忙忙碌碌,到处走动,也不知在做些什么。张问陶走过去,见东城的两位满汉巡城御史舒鲁和李成庆,还有户部尚书兼顺天府尹曹文植都在,过去见了礼。曹文植知道张问陶与沐清一是相处数年的患难之交,安慰道:“老弟莫要太悲伤了,兄弟一定为沐指挥请旨嘉奖。捉到正凶之后,要在沐指挥墓前剜心血祭。”    张问陶只说了一句:“让大人惦念了。”再不多说,便朝着沐清一的尸体走去。    张问陶看着昔日的老友如今却成了一具冰凉的尸体,不觉悲从心头起,又落下泪来。他略站了站,掏出手帕拭干了泪,这才走近了瞧。只见沐清一的尸体穿着便服,但穿的十分讲究,枣红缎子琴襟洋灰鼠出风马褂,蜜色花缎灰鼠袍子,内衬绉纱小紧身,下身是淡月白花缎套裤,白丝绒袜,元色缎子挖花京鞋,头上戴一顶漳绒方顶小帽,湖色帽结,像是要见贵客的样子。    张问陶俯下身来,验到沐清一身上只有两处伤口。一处是刀伤,从后心处入,由于沐清一斜身躲避,所以没有扎深,划胁而过;另一处是剑伤,从前面刺进咽喉,这是致命的伤口。就是那个刀伤,虽然没有致命,但对方顺着沐清一躲避的方向,就势一划,也伤着了他的右肺,使他受了重伤。即使没有前面的剑,对方第二刀再下去,沐清一也没有躲避的力气了。看来行凶者是两个人,而且武功都很高深,两人一出手就在电光石火间将沐清一杀死。沐清一是做过捕头的,身上也有些武艺。但面对两个杀手,连一点招架之力都没有。可知这两个人一定是武林高手。    再看周围的脚印,已经被人小心的扫过,已看不出任何痕迹。沐清一身上也没有被翻动的痕迹。    “是有意谋害!并非临时起意!对方是武林中人,而且武功很高,难道是江湖恩怨?”张问陶自语着站起身来,回头问道:“哪个是崇南坊的吏目连朋举?”    一个头戴镂花金顶,身着五蟒四爪袍外罩练雀补服的官员走过来道:“卑职便是。”    “昨日衙门里是谁最后见过沐清一的,沐清一走时说过什么话?”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地狱魔灵》
下一篇
《裁缝 》

最新资讯

更多

评论

共 0 条评论